全体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思政课线上战“疫”能力
值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一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网络集体备课,重温总书记3.18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自身职责,增强使命担当,深入总结反思抗击疫情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授课一个月以来的经验教训,切实提升思政课线上战“疫”能力和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振光教授、“概论课”“纲要课”教研室等全体思政课教师40余人参加活动。
刘振光院长带领全体教师重温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几十年教学实践,进一步解读讲话精神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的座谈会讲话,特别是关于“六要”“八统一”内容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使命担当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其中,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是从政治站位上讲,就是要站在党执政兴国和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民族;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是从能力素质上讲,就是要充分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五种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国际视野;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从操守和道德品行上讲,就是要做言行一致的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给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学术无禁区,政治有纪律,将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起来;既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价值引领,加强对错误思潮的批判,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灌输科学理论,又加强思想启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用身边的故事讲述天边的道理。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在腾讯会议中,所有思政课教师踊跃发言,积极分享线上授课以来的经验教训,共同研讨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教研室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为抗击疫情而采取的线上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给思政课教师教学带来较大的挑战和考验,特别是教学功力考验、信息技术考验、授课艺术和方法考验、教材重新组合考验、突发应变考验等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因时而化、因势而变,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鲜活案例融入课堂内容,充分发掘疫情防控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积极主动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次集体备课结合实际,主要进行了如下教学总结和反思: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责任意识,严肃教学纪律,规范教学行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规范》,坚持教学工作无小事,切实从政治上高度重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严格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严肃认真实施线上教学活动,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时间表授课,上足、上满学时;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二是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构建“线上资源+线下教师讲解”相结合模式,顺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展趋势。改变过去“一套教材+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份试卷”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将多种资源、多种方法、多种考核评价融为一体,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丰富教学载体,构建“学习通+QQ群+网络直播+++”模式,确保线上教学实时在线,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通过学习通、QQ群发布课前导引、思考题、讨论题、抢答题、辩论题、课后总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恰当处理二者关系,不断提升教师教学力和学生学习力。
四是形成教学合力,着力打造老中青“三结合”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发力。课前线上集体备课,课中合作答疑解惑、共同与学生交流,课后青年教师主动总结教学经验,增强集体应对突发问题、破解网络难题和解疑释惑的能力。
五是注重课程目标达成,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和考核,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改变一张试卷考到底的做法。通过上传课堂笔记照片、组织课堂抢答和讨论、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教师对过程予以点评和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有区分度”的评价,杜绝评价上的“一刀切”。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和家乡变化口述史记录等。
六是加强教学针对性,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真正使思政课给学生带来获得感。同时,积极融入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地方党史、马克思主义原著等内容,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实效性。
(撰稿:赵立峰 编辑:李莉 编审: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