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动物生物学学科三项重要研究成果在高水平期刊发表
新年伊始,新普京888.3app动物应激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喜讯频传,新普京888.3app作为第一承担单位,三项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被高水平期刊刊发。
1月13日,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洪兆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完成的论文《Effects of Exogenous Hydrogen Sulfide in the 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n Gastric Function in Rats》在中科院2区TOP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IF:5.81)上发表。孙洪兆教授所指导研究生李宸宇同学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参与并完成该项目研究。
孙洪兆团队首次研究发现,下丘脑室旁核中的CBS和c-Fos神经元参与了应激致胃机能紊乱的调控,并且外源性硫化氢在下丘脑室旁核中可以显著抑制大鼠胃运动并促进胃酸分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MDA受体和下调NF-κB信号通路途径,该研究完善了应激的生物学理论,也为从中枢角度开发预防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药物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1月22日,孙洪兆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完成的论文《Berberine Relieves Metabolic Syndrome in Mice by Inhibiting Liver Inflammation Caused by a High-Fat Diet and Potential Association With Gut Microbiota》在中科院2区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5.64)上发表。重点实验室成员李金金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吴帼英教授和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王淑贞同学参与并完成该项目研究。
该项研究发现高脂饮食显著改变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增加了肠道毒素水平,触发了宿主的炎症反应。同时,高脂饮食还降低了肠道菌群中产短链脂肪酸基因的比例,从而阻碍了肠道黏膜免疫和细胞营养吸收,增加了宿主的炎症反应和肝脏脂肪代谢紊乱。此外,小檗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高脂饮食引起的炎症性代谢综合征,并有效地改善高脂肪食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这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密切相关。该研究成果加深了对代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认识,并为小檗碱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1月10日,重点实验室团队带头人吴帼英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完成的论文《Elevated Expression of Gamma-Glutamyl Hydrolase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Altered Immune Signature in Uterine Corpus Endometrial Carcinoma》在中科院3区期刊《Frontiers in Genetics》(IF:4.59)上发表。重点实验室成员于聪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参与并完成该项目研究。
吴帼英团队首次研究发现GGH在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和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显著有关。多变量分析进一步确定了 GGH 表达升高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了评估患者生存状态的预测模型;同时,还发现GGH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免疫反应以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存在显著关联。该研究发现预示,γ-谷氨酸水解酶(GGH)可以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UCEC)患者生存状态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近几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努力打造学科高地,培育高水平特色学科。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团队是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团队,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动物学科在学科方向凝练、人才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方面取得快速发展。2017年,成立新普京888.3app动物应激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以“应激性疾病生理和肿瘤免疫调控机制研究、药用中药资源开发、靶向药物化学合成和药物递送开发”为中心,综合疾病机制研究、新药合成和递药技术开发,形成了涵盖应激性疾病机制研究和新药技术研发的综合性科研平台。成立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签横向课题2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1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50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项。我校动物应激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已初具规模,研究成果初步显现,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先后申报了山东省高校工程中心和济南市重点实验室。动物学团队与能源植物山东省人才团队携手发展,为我校生物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撰稿:朱睿斌 编辑:李莉 编审: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