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玫瑰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能源植物种质创新与改良重点实验室召开年度总结会议
1月21日,山东省玫瑰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能源植物种质创新与改良重点实验室在生命科学学院会议室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心主任崔大勇主持,植物学研究团队4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崔大勇指出,2024年工程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3项,鲁豫科技协作项目1项,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各1项,到账纵横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发表包括中科院一区、二区在内SCI论文7篇;结合学院及学校发展需求,2024年引进包括国家级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在内的优秀人才12名,有效推动了学院及学校高质量发展。
总结会上,13名团队骨干教师围绕“2024年研究工作总结和2025年研究规划”进行汇报交流。刘婧、谭子龙、杨欢欢、马梅及张开月博士围绕IDDs、HTG1及HTG3基因在调控植物耐逆、开花时间和叶片极性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段广有、高珊、蒋苏、李娟博士围绕EXO70s基因家族的生信分析挖掘、植物根系发育、囊泡运输机制解析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详细汇报;于昕博士介绍了转录因子建库等方面的工作成果;李超群、李丹及张腾倩博士对种质资源创制、园林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关键功能基因研究技术路线及进展进行了汇报。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汇报主题和各相关研究思路进行了积极交流与讨论。
崔大勇、李师鹏对会议进行总结。崔大勇表示,学科建设是学校的重点工作,2025年更是学校申硕关键年,期待各位老师勠力同心,以“申硕”为契机,对标学校需求,深谋个人发展,以丰硕成果为学科发展提供助力,持续推动学校事业蓬勃发展。李师鹏强调,在学校的支持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在学科研究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实验室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2025年工作提出改进性建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对过去一年科研工作的全面复盘,更是我们迈向新征程的起点。展望蛇年,更艰巨的挑战等待着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延续拼搏精神,勇攀科研高峰,实现新的跨越,共同书写平台及实验室科研事业的崭新篇章!
摄影:谢君魁
供稿审核:崔大勇
审稿、编辑:侯伟、张淑芬
终审:孙磊